读书与旅行
周永孟
读书与旅行一直是我向外的人生两大快事。古人云: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。想象读书与旅行乃是人生的绝美佳境,古人已将读书与行路联系在了一起,似乎在告诉人们既要书读万卷,又要路行万里。我等凡夫俗子远不能洒脱地抛开尘世喧嚣、遁深山野林寻一方幽静的圣地。也许,于书中寻觅心灵的旅行倒比较现实一些。
一直认为读书与旅行应该有一种内在的天然联系,书读万卷、路行千里的共同目标和追求应该是一致的。书有很多种读法,读书的目的也许有千万种,但以一个旅行者的心态畅游于书海,无功利驱使、无为读而读的被迫无奈,只是将自己融入其中,与书中人物对话,读书犹如心灵的旅行,当是读书的绝美佳境。同时,旅行同读书联系在一起,当别有一番韵味。这里的旅行跟旅游完全是两回事。很难想象,一大群人涌到同一个景区,真不知是人在看风景,还是风景在冷观众人,这样的旅行是很难得到心灵净化的。
注定与孤独、寂寞相伴的法官外出旅行的机会毕竟有限,也许,读书倒是比较适宜的。是否可以说,读书就是特殊的旅行?足不出户,却可以走遍天下;人在书屋,却阅尽人间风景,悟透人生真谛。读书与实际上的旅行,如果一定要找到其异同点,那仅在走路的方式不同,旅行是用双脚来实现,用眼来领略的,而读书是用眼实现,用心来感觉的。
其实,读书与旅行同样充满艰辛,旅行是身体的艰辛,读书是心灵的疲倦。“书山有路勤为径”,意喻勤于敢于攀登,才可领略到学问的峻山险美之景;“学海无涯苦作舟”,旨谓只有下苦功夫,才能深入知识的海洋收获科学的瑰丽奥秘。
行书路,境界种种。书是台阶,使你陡增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的胸怀;书是一叶风帆,令你感慨“两岸猿声啼不住,轻舟已过万重山”;书是偏僻小路,带你入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的佳境。书路漫漫而曲折,行书路,会有“山穷水尽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”的顿悟;会有“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又一村”的警觉。书境种种,是前人的感悟潜移在读书人的心境里,伴随他走着人生的漫漫旅程。
无疑,读到一本好书或一篇好文章,就是一次愉快的旅行,读到一本平庸之作,就是一次沮丧烦恼的旅行。世上有走不完的路,有看不尽的风景,有读不完的书,有悟不尽的生活真谛。
人生就象一次旅行,我们读书的意义就在于使这仅有的一次旅行处处是精彩的风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