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顶观日小记
作者:杨澍
不敌前阵炎夏热浪的炙烤,我们一行人终于动身去了峨眉山。
峨眉山距蓉不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。由于一直想着它够近,随时可去,故不大放在心上,在想去之地的列表上屡屡置之末端,以至于数年间去了许多远地却还未拜访过它。
蜀中之地不乏胜景,峨眉以秀著称,金顶日出是必看的,而要饱览全山秀色非徒步游历不可。未去之时雄心万丈,誓要走遍,途中却因体力不支,在金顶观完日出后返回山脚徒步进山游时,无奈选择了清音阁——万年寺——清音阁——猴区——洪椿坪的——清音阁的“Y”字路线。此是后话。
为不错过日出,夜宿海拔2430米的雷洞坪(游客车辆可从山脚一直开到此处停车场停车)。时不时会有一阵云雾飘过,洒下几滴雨。比起市区35°C以上的高温,雷洞坪的夜对薄衫短裤的游客来说,不单是凉爽了,那叫一个冷!就近租了看日出用得着的御寒大衣,早早睡下,明晨四点就得起身出发呀!可是怎睡得安稳!半因蚊虫的袭扰,半因急切的期待,一夜无眠。
终于捱到四点起床,天色仍是黑的。匆匆洗漱并简单吃点东西后,带上御寒大衣,往接引寺进发,需要徒步1.5公里到那里再乘坐缆车上海拔3079米的金顶。也有至金顶的步行道,但往返超过10公里,时间关系放弃步行。去接引寺的路上无意抬头一望,天空繁星点点,既低且密,感觉从未如此地接近!心头一喜,看日出有望!
到得接引寺乘车点,先闻人声鼎沸,转角一看,黑压压一大片人已等着了,队伍呈长蛇状迂回盘桓,等候购票、进站。照例是一番折腾后终于上了缆车,百余人在一个大车厢里如沙丁鱼般满满地挤着。望向窗外,天色微明,云雾轻飘,山仍是黑黢黢的,静默不语。
下了缆车,天色越来越亮,天际开始泛红,时间已快六点半了。山风凌冽,穿上了大衣,加紧了步伐,七拐八弯,直奔金顶。舍身崖下云雾迷蒙,崖上已是布满人群。瞅了个空位立定,备好相机,平息,直视前方,静候。
当天的云层似乎有点厚。先是红光从云层缝隙中露出一小抹,与有些发乌的云层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。继而红光开始从云层缝隙中呈放射状射出,人群中已有人准备欢呼。放射形成的扇面越来越宽、越来越红,似乎红日马上就会喷薄而出,人群已经沸腾,呼喊着似要助其跳出。然而倏忽间红光开始变得暗淡,原来一大片云雾飘来了,直将其遮了个严严实实!人群又开始叹息,但仍不甘心,守候着不愿离去,只盼这恼人的云雾快快飘走。又持续了两分钟左右,眼前仍是白茫茫一片,时间已是六点四十多了。估计观日出已无望,一些人陆续撤离,而我们仍不甘心,并找到了别人离开后空出的更好的观景点守着。苍天不负苦心人,终于等来了二次机会!此时恼人的云雾飘走了,远处的太阳已露出一小部分上缘,此前的红光已变得橙黄,在光的平射下,云层明暗交错,轮廓起起伏伏,太阳与我们之间已然呈现出万顷的云海,我们有如立于礁石上观海!云海上波涛翻滚,低者如俯首之羊群,高者如耸立之雪山,直达云霄,极为壮美!在我们的欢呼下,先前离去的人们又赶了回来。微小的太阳在涌动的波涛里时隐时现,似要摆脱其束缚,一点点奋力往上挣,直至跳出云海,将整个天空照得澄明。随其逐步升高,一点点大将起来,升至较高处后,先前所见云海竟不知何去了,料想是光之照射角度使然。
我们仍留连着,希望美景可以持续,但此时的太阳与平日所见已无二致。唯其金色的光芒照射全身,如镀金之佛,人人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,十分地欢欣。金顶上所立高大的十方普贤金色塑像更显辉煌,垂目俯视众生,法相庄严。再看先前被云雾遮住的较低处的山头,已轮廓显现,峰峦叠出。极目远眺,视野十分开阔,据说天气好时还可看到贡嘎雪山呢!虽不是身处岱宗,仍不由得吟出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来。
下山后又去游历了万年寺、猴区等,但不能忘怀的仍是日出之景。回想起来,整个过程不过几分钟。为了这几分钟,奔波了数百公里,起了个大早,摸黑走了山路,忍受了旅途中的种种不便,按捺下了对劣质服务的不满,看到了同一个太阳。可是,此时、此地、平日里司空见惯之景象,又怎能如彼时、彼地、需耗费一番周折后方能领略之景象?你不去,你永远不知其何以值得去。
我们很庆幸此次顺利欣赏到了金顶日出,据说有人连守几天都不能等得天开。云上观日,是山垫高了我们,是山给了我们不一样的视角,是山让我们有了不一样的情怀。
红光初透
太阳露出小部分
高耸的云
云海
太阳露出大部分
太阳完全升起
阳光照耀下的云海
山间雨霁
十方普贤像
在树枝间跳跃的猴子
(作者现为四川永茂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,执业律师。如需转载,请与作者联系)